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按照学校加强基础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建设的发展战略,北京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简称物理工程学院)于2022年3月在原理学院物理系、光电子技术研究所、化学系和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研究院以及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力学系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作为学校应用基础学科和理工融合发展的主力军之一,物理工程学院成为学校培养基础拔尖人才和创新人才、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力量之一。
回首来时路,不负初心。学校于1958年成立应用理化系,1986年,成立物理系,1996年,设立文理学院,1998年,设立理学院。理学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理工学科融合创新的支撑平台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院下设物理系、光电子技术研究所、力学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研究院。学院涵盖理学和工学两大学科门类,拥有物理学、光学工程、力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共建)、生物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其中,光学工程属北京市重点学科。学院下设的材料科学与工程进入材料科学ESI全球排名前1%,物理学科首次进入ESI世界前1%,在2022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我院有三个学科榜上有名。目前,在校本科生744人,硕士研究生391人,在校博士生180人。
学院聚焦智能光电、纳米技术和基础拔尖人才培养。设有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纳米材料与技术、应用物理学、工程力学4个本科专业,全部是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依托应用物理学专业,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联合开办“黄昆英才班”。学院拥有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物理教学基地教学团队),曾获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开拓创新,建设一流的物理演示与探索实验室》)、二等奖4项。
学院人才济济,师资力量雄厚,形成了以“院士和国家级人才”为学科带头人,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师资队伍。现有在岗教职工181人,其中专任教师132人(教授50人,副教授63人),实验技术人员18人,其中各类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含青年人才)10余人次。
面向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学院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学院拥有发光与光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科研平台。近年来,学院承担了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在内的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0余项,获批各类项目经费超1亿元,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学院坚持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并重,获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首批物理学会科普教育基地,学院的科普工作得到了中央电视台等在内的多家媒体的报道。
学院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合作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2012年获教育部批准,是我校第一个本科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院与香港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多所国外知名大学签订了“3+1+1”、“4+1”联合培养协议,为学生出国深造提供良好平台。
传承发展,学院设有多项基金和奖助学金。由徐叙瑢院士的学生和相关企业捐赠的“徐叙瑢发光基金”,由王玉凤、北京北交益智教学技术有限公司捐赠的“北交益智教育基金”,由滕永平教授捐赠的“波易达奖助学金”,由国家纳米中心捐赠的“纳米科技探索奖学金”,由北京一数科技有限公司捐赠的“一数教育基金”,由周盛芳教授捐赠的“芬芳桃李教育基金”、由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物理研究所捐赠的“黄昆奖学金”、由大恒新纪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捐赠的“大恒光电教育基金”等。
砥砺新征程,一往无前。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将始终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使命,构建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学院氛围,向着“重基础,促交叉,聚人才,强学科”的目标迈进,力争实现学院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