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研院教师党支部开展《课程思政的“道”与“术”》专题讲座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思政育人的途径和方法,提升生物学科“课程思政”育人效果,2024年12月6日下午,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研院教师党支部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研部书记李营辉副教授,在生研院会议室做题为《课程思政的“道”与“术”》的专题讲座。
李营辉老师作为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入选北京市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长期从事思政课程的教学与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具有丰富的课程思政授课经验。李营辉老师从“课程思政是什么?”,“为什么要重视课程思政?”,“如何开展好课程思政?”三个主题层层推进,从课程思政的发展历程、重要性、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和方法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与经验。李老师强调思政元素应巧妙地融入课堂,像“盐溶于汤”,“产生化学反应”,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讲座过程中与会党员教师就生物学科课程思政的特色“思政元素”、引导方式等与李营辉老师进行了热烈的探讨与交流。
在生命科学通识类课程的建设进程中,生研院教师为全校本科生精心打造了近20门富有吸引力的生命科学类选修课程。这些课程不仅选课人数众多,受众面广,而且承载着重要的教育使命。因此,授课教师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必须不断推进生物学科课程思政的创新与改革,将生命的奥秘、健康的责任以及强国的担当等深刻内涵巧妙地融入生物类课程的教学与实践之中。李营辉老师的讲座给予了教师们极大的启发和引领,未来党员教师们将继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推动教学改革不断向前发展,努力探索和实践生命科学类通识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为培养具有生命科学素养和思政情怀的复合型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