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EN

第十四/十五届北京市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在我校成功举办


       20221120日,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北京交通大学承办的第十四/十五届20212022年度)北京市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在北京交通大学科技大厦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成功举行。

竞赛始于2008年,辐射华北,示范全国

  北京市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始于2008年,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的大学生学科竞赛,至今已由北京交通大学连续承办十五,十四/十五届于2022年同时举办

  竞赛宗旨在于激发大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与潜能,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协作意识;促进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该项赛事,既是学生展示物理实验学习实践的创新展示平台,也是教师交流物理实验教学建设与人才培养的交流研讨平台。

  北京市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受到在京及华北地区各高校广大师生的广泛欢迎与积极参与,涌现出大批优秀作品,反映了各高校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与物理实验研究的丰硕成果。决赛参赛队累计达到2312支,参赛学生6600名,指导教师超过2300人次。

  本次比赛共有来自北京和华北地区高校以及四川师范大学的279支队伍参赛,包括2021年度来自37所高校的144支队伍2022年度来自31所高校的135支队伍,参赛学生超过800名,指导老师超过200人。大部分学校在选拔参赛队伍过程中,举办了校内物理实验竞赛选拔赛,累计参与物理实验竞赛的学生超过5000名,竞赛辐射范围大,参与学生数量多,有力激发了学有余力、学有所长学生在物理实验实践和创新学习的积极性,推动了高层次创新本科生人才培养。

                      

           北京市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线下赛场                                    线下评委报道

竞赛开幕式:冬日里的温情,思想碰撞的火花

  竞赛开幕式在北京交通大学科技大厦举行,同时通过线上直播。致辞嘉宾、竞赛组委会成员、评审组组长与评委、参赛师生分别在现场及腾讯会议线上参加了开幕式。副校长闫学东出席竞赛开幕式并致欢迎辞。开幕式由北京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唐爱伟院长主持。

   副校长闫学东致欢迎辞

  闫学东对主办方北京市教委、参赛各兄弟院校的评委老师、广大参赛师生给予北京交通大学十余年来承办竞赛的信任、支持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对参赛的广大师生表示了最热烈的欢迎!闫校长向参赛师生介绍了北京交通大学建设与发展情况。突出强调了在学校“本研贯通、学科融通、产学相通、国际互通”的“四通”模式人才培养体系中,承办竞赛在推动教学实践工作、与兄弟院校的交流和互动、推动物理实验中心发挥示范作用的重要意义。北京交通大学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发挥自己的优势,多年来在承办竞赛、演示与探索实验、科普工作等方面都为学生提供了非常好的实践锻炼平台,起到了示范辐射作用。学校高度重视物理学科以及相关的课程实践竞赛活动,希望新的物理工程学院能扛起重任,将北京市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越办越好。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高教处荣燕宁副处长在致辞中回顾了2008年北京市教委颁发《北京市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的通知》文件的初衷,充分肯定了十余年来北京交通大学在承办北京市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重视程度之高、执行力之强,对于学校的承办工作表示了衷心感谢。强调了竞赛组织广大师生广泛参与、评审公平公正,完全符合北京市教委设立学科竞赛的初衷。十五年来,物理实验竞赛每年有30所高校参与,参赛队达到2300多个,参赛学生将近7000人,涉及带队指导教师超过2000人,前13届共评出奖项1500项。北京市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已经成为北京地区高校中,最受重视、最具影响力的竞赛之一。荣处长对于竞赛组织工作富余创新举措,特别是疫情期间的防疫保障给予了充分肯定。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高教处荣燕宁副处长致辞

  北京市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徐平教授对北京市教委对于高校基础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视与支持给予了衷心感谢。对竞赛举办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竞赛有力推动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建设与高水平本科生的创新培养,已经成为北京乃至华北地区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研讨的重要交流平台,对于物理实验教学的推动作用已经示范全国2020年开始举办的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赛,就是借鉴北京等省市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办的,特别是2021年度北京市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命题类题目随机热形变同时被选为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题目,充分体现了竞赛的高水平。

竞赛开幕式

防范疫情,保障有力,线上线下,圆满成功

  为了在疫情期间圆满完成十四/十五届赛事,在北京市教委亲切关怀、北京交通大学本科生院、保卫处、以及后勤集团的悉心指导与大力支持下,赛事组委会通过多次赛前准备会,充分研讨论证,精心设计了有效应对疫情的竞赛流程,疫情防范制度完备、应急预案充分,针对疫情防范,保障有力: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平台,严守非必要、不到场;非安全、不聚集的原则,全体学生与部分评委通过线上进行比赛,严格符合疫情防范要求的评委老师在北京交通大学科技大厦多个分会场进行比赛,成为本届赛事一道靓丽的风景;达到赛场的评委与竞赛服务师生志愿者严格检查,赛前赛后进行充分消杀;赛场分时段、多个场地限流进行,消除人员聚集风险;组委会成员及志愿者同学进行充分防疫培训,赛场服务周到细致,竞赛取得圆满成功。

  

不同线下赛场:参赛作品尽显风采,思维碰撞迸射火花

        1120日上午9:00开始,不同题目参赛选手分时段线上进行了精彩纷呈的题目展示与答辩。选手们通过PPT汇报与物理实验仪器装置视频展示,介绍参赛作品的背景、研究过程以及成果,突出展现了作品的物理学内涵与创新之处。竞赛评委专家针对作品物理思想、设计理念、实验研究过程以及创新之处等方面进行交流与提问,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大量参赛成果将通过科技论文、发明专利以及物理实验项目和仪器装置等不同形式固化和推广应用。

  经过评委专家的评审决议,大赛本着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拟定推荐评奖结果为:第十四届(2021年度):一等奖23项、二等奖31项、三等奖41;第十五届(2022年度):一等奖27项、二等奖34项、三等奖49项以及优秀组织奖12项。竞赛最终结果将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评议决定后公布。

 

年年都有新举措,届届都有新进展

  竞赛组织工作“年年都有新举措,届届都有新进展。例如,从鼓励各参赛学校在赛前组织校内赛、评选最佳组织奖到建立评审专家库、引入对抗辩论与回避盲评机制、增加作品展示交流环节、学生互评打分等。从第三届开始,每年都组织赛后研讨会,由总结赛事、解读赛题、展示优秀项目、交流组织竞赛的经验;扩展到对物理实验课程改革和实验室建设进行交流和研讨;会上的交流研讨又带动了会下学校之间的互相走访。以上活动,构建了北京高校之间物理实验教学的常态化交流平台,增加了本赛事的功能与影响力,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也为其它大学生学科竞赛提供了借鉴。

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组织承办,我校各院系全力支持

  本次竞赛由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组织承办工作,物理实验中心师生对于竞赛承办付出大量工作,确保竞赛顺利圆满成功。此外,根据疫情防范要求,在科技大厦安排十三个分赛场,竞赛全过程没有人员聚集,竞赛得到了我校十余个院系的大力支持,配合提供赛场布置与保障工作,竞赛的成功举办体现了学校和兄弟院校对竞赛的重视,对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大力支持。

  第十/十五届北京市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圆满落幕。至此,北京交通大学已经连续十年成功承办该项赛事,大量本科生同学通过竞赛培养了创新精神,提高了实践能力与科学表达能力,收获了友谊;竞赛也增强了北京市以及华北地区高校间的物理教学与研究交流,已经成为华北地区高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